26年前,滕启刚在入党申请书上写道:“当天平垫在我的双肩之上,我从心底坚定了信念——不让天平倾斜,要为国徽增光!”
一、滕启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有多执着,对审判事业就有多热爱。
他在新任员额法官宣誓仪式上代表老法官寄语:“从今天起,你们将要接受人民的重托,在案牍之劳形中独守高洁,在丝竹之乱耳中坚守内心,在法治中国建设的大潮中,在司法改革的全面深化中,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奋斗”。这也正是滕启刚30年法官生涯的真实写照。他一生承办、参与审理和审核案件6000余件,所承办的案件无一例冤假错案、无一起违法违纪举报,诉前化解的矛盾纠纷不计其数。
二、滕启刚对自己的工作岗位有多上心,对审判事业就有多热爱。
20多年前,千山人民法庭的条件特别简陋,滕启刚到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修缮法庭。他带领年轻干警设计装修、维修电器、自制装订器、配管、修锅炉,拉着妻子一起给大门刷油漆,安装挡板玻璃,极尽所能节约办公经费。看着焕然一新的法庭,滕启刚开心地说:“看,这是党的形象,也是咱们的门面,是老百姓对法院和法官的第一印象。”
三、滕启刚对法官这个职业有多珍惜,对审判事业就有多热爱。
30年前,他成为法官的那一天,母亲告诉他:“一定要对得起这身衣服!”他始终记着母亲的嘱托,始终记着对党的誓言,始终不忘要对得起这身衣服,对得起衣服上那熠熠生辉的国徽。
法袍是法官身份和法律威严的象征。滕启刚有两件法袍,却只穿旧的,从不舍得穿那件新的;院里发制服,他回家后站在镜子前会试穿好久,然后精心叠好放好,穿在身上时总是板板正正、干干净净。
滕启刚去世后,妻子替他向组织上提出了一个请求,在他遗体上覆盖一面党旗。告别那天,滕启刚穿着心爱的法袍,鲜红的党旗覆盖在他的身上。这是对他毕生忠诚于党、献身审判事业的最好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