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语中“毛乌素”意为“坏水”“寸草不生之地”石光银出生在陕西省定边县原海子梁乡紧邻毛乌素沙漠他一生都在同沙漠、同贫困作斗争带领这里祖祖辈辈受风沙侵害、被贫瘠土地所困的乡亲们创造了治沙奇迹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大道。
石光银,“七一勋章”获得者。
几十年如一日与荒沙作斗争“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治沙。”这是石光银践行了40多年的誓言从1968年带领群众苦战3年在不毛之地种活了树林到1984年带头响应个人承包治沙再到1988年战胜治理难度大的狼窝沙。
石光银在自己最早治理的“狼窝沙”林地里(2020年5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几十年如一日石光银造林治沙的脚步从没停下他带领乡亲们先后治理了25万亩荒沙地硬是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出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石光银带领群众数十年行之以渐、持之以恒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彻底改变了当地“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
“我是党员,必须站出来给大家做个样!”
“不治沙就拔不掉穷根子。我是党员,必须站出来给大家做个样!”石光银从决定治沙那一刻起就做好了在沙窝窝里吃苦奋斗一辈子的打算为了筹措买树苗的钱他卖掉了家里的几十只羊和1头骡子还四处借贷
为了方便治沙他举家搬迁到了风沙最大的四大号村带领7家农户一头扎进茫茫荒漠树种到哪里,人就住到哪里一捆捆树苗全靠人背一走就是几里地吃的是风吹干的黄馍喝的是沙坑里的浑水
沙窝窝变成了“金饽饽”。
治沙最终是为了让乡亲们都能过上好日子这是石光银一直以来的心愿和奋斗目标石光银牢牢扎在了毛乌素大沙漠里带领乡亲们造林固沙5万多亩植树5300多万株。
石光银和治沙公司的伙伴们。(图片来源:新华网)如今治沙公司年产值达1亿多元纯收入上百万元极大提高了乡亲们的生活水平
曾经的沙窝窝变成了“金饽饽”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大家治沙造林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治沙与致富形成良性循环。
人进沙退,点点绿洲连成片岁月流转,治沙英雄已暮年如今年过古稀的石光银仍坚守在治沙一线他的治沙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