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案件快报 > 执行动态
侥幸变卖拍卖物 以身试法法难逃
作者:执行二庭  发布时间:2013-02-20 13:29:18 打印 字号: | |

    当王某在公安机关的刑事拘留决定书上签字的时候,由他自己编演的一出出闹剧落下了帷幕。

    王某是我市某企业的法人代表,曾经是企业明星,在业内也璀璨、辉煌过,但在稍纵即逝的光芒后,却成为了众多债务的背负者。出于种种原因,王某经营的企业陷入了困境,为了化解危机,王某四处借款融资,债台高筑。

    2010年,王某所在企业与仇某某的欠款纠纷案件在溪湖区法院进入执行程序。我院根据案件的需要在其无力履行债务的情况下,将依法查封的设备和厂房进行了司法拍卖,由债权人按法律程序依法买受。由于该企业长期以来拖欠职工工资、银行贷款并有其他欠款案件在市法院执行,导致职工群访。为了安抚职工,解除企业危机,能够放水养鱼,经过双方当事人充分协商,在王某保证之下,债权人同意迟延交付拍卖物,交由王某生产使用,以偿还债务。王某就在允许使用期间,以设备技术改造为借口,擅自将设备自行拆卸,加以变卖。

    我院的办案人张晓辉在得知消息后,及时将王某传唤到法院,对其加以控制,了解设备的下落和线索。王某在法院调查期间,谎称设备现在抚顺,正在委托进行设备升级和改造。为了掌握和固定证据,了解案件实情,张晓辉调集庭内正在外办案的邓守熙、纪军和郑野等人,为了争取时间不顾午间空腹和疲惫,赶往王某所说的设备改造地——抚顺。

    在抚顺境内,办案人根据王某提供的路线和厂址在市区兜绕半天,查无所获。在此情况下张晓辉当场对王某再三讯问,向其告知藏匿拍卖物下落的法律后果,王某无奈之下交代了实情:原来拆卸的设备根本不是拿去升级改造,而是因为无款还债,将设备变卖了。之前在本溪就联系好买家了,是买家主动上门收购的,所谓的卖到抚顺的说法只不过是个搪塞法院的借口而已。闻听此事之后 ,张晓辉和所有的在场人员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及时与主管王院长汇报,在取得王院长同意后,将王某带回法院。张晓辉和邓守熙、纪军、郑野一行,在回院后,顾不上歇息,连夜分别查找相关当事人,提取证据,收集证人证言,在取得确凿证据后,由院内主要领导亲自与公安机关协调,当晚便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经公安机关侦查审讯,王某对其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现已被刑事拘留。此案正在侦查中。

责任编辑:执行二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