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曾说过:“有两样东西最能深深震撼我的心灵: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公正、廉洁、为民的人民法官核心价值观正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
初入法院之门,我常常感动于所看到的法官恪尽职守、认真负责、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感动于所看到的法官对维护法律尊严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忠诚。孟德斯鸠说过:“法公则源水清。”如果说人类社会存在着一种以公平为事业的职业群体,那么这个群体就是法官。法官作为公正的代名词,他是正义的导航者、公平的卫道士、良知的守护人。在所有的公平与正义的取得中,司法作为最后一道屏障,如果没有法官的良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又怎么会有司法的权威、法律的信仰、社会的进步呢?
从踏入法院大门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我们与责任、与为民奉献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法官光鲜的形象背后,更多的是心系群众、默默奉献。
岁月的长河悠悠流淌,榜样的精神代代相传。一位又一位我们优秀的政法干警,以自己对政法事业的赤诚,在百姓心中铸就着一座又一座不朽的丰碑。
陈燕萍法官十四年如一日,扎根并坚守在基层法庭,践行着司法的公平和正义。她用真情唤醒当事人的理智,用温暖化解当事人的矛盾,用爱心使当事人对生活充满希望。她说:“法律工作者的终极目标是法律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和谐。”这就是一名基层法官的心声,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宗旨,诠释着法官这份职业的真谛,是我们每一名法官学习的楷模。
再来看看我们身边的法官。市“十佳法官”我院石桥子法庭庭长孟辉同志时刻以大局为重,以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他处理的征地、拆迁等案件,以调为主,调判结合,对市区建设、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我院副院长王进财、执行局长丁伟东、执行干警谷反修在执行一起交通肇事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看到被执行人孩子求学有困难,他们每人自发每月拿出一百元帮扶这个孩子完成学业。我院刑事审判庭庭长赵玉兰在审理未成年人案件时,进行判后回纺,做到审判一人、教育一人、挽救一家,并多次到学校上法律宣传课,为预防青少年犯罪做出了很多贡献。也许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勋章,没有绶带,没有鲜花,没有喝彩;也许他们的岗位很久以来没有变换,他们的职位始终没有升迁,但是他们懂得:选择了法官,就选择了寂寞和良知;选择了法官,就选择了谦恭地听、睿智地答、审慎地想、公正地判的职业理念。
有人说:法律是一把双刃剑。用之得当,国家与个人两相受益;用之不当,则皆受其害。而我想说,人生如花般如此美丽,既然有太多的期盼凝聚在我们身上,那就让我们把心系于民、把情倾于民,用一颗仁爱之心,去放飞正义之梦,让人生的美丽在法庭上灿烂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