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离婚率的不断提高,离婚案件随之成为了基层法院法官们最常接触的一类案件。这类案件可以说既简单又复杂。简单的是此类案件需要解决的无非是婚姻关系、财产、子女三大问题;复杂的是要查明案件事实、化解夫妻双方矛盾。“俗话说:剪不断理还乱。”这句话用在离婚案件的处理上是最恰当不过的了。民二庭法官在近日处理的一起离婚案件中就真正做到了用行动感化当事人,用真情感动当事人,完满的解决了这样一起剪不断理还乱的离婚案件。
2010年8月3日,本院受理了原告刘xx诉被告孙xx离婚纠纷一案。原、被告早在1997年就开始同居,于2009年才登记结婚,并定居于广州。婚后不久,被告便开始离家与他人同居,这无疑给原告造成了很大的心里伤害。原告为此曾多次找当地妇联和法院等多个救济部门,想为自己讨个说法,但由于被告户籍所在地在本溪市溪湖区,并且在广州的每处居住地居住均未满一年,故原告多次到当地法院起诉均不予立案。在寻求多种救济途径都以失败告终的情况下,原告才不得不独自一人从广州市来到我院提起诉讼。了解到这些情况,办案人员心里顿时产生了不小的压力,对是否能顺利解决好双方当事人的矛盾都没有太大把握,因为双方当事人之间已经形成了很深的矛盾,原告也经历了很多救济途径未果,从心理上就很抵触对方。代理审判员孟耐克接手此案后,迅速按照法律程序联系当事人向其送达本案相关文书,但是由于双方当事人均在广州,经济条件也都不是很好,不想来院配合庭前工作,只希望能尽快开庭。基于双方当事人的特殊情况,办案人员及时向庭长杨雨春汇报,决定先把庭前工作做好,定好开庭日期后再通知双方当事人,以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方便当事人诉讼。与此同时,由于当事人不肯提前来院配合庭前工作,办案人员只能不断地通过电话了解案件事实,耐心劝导,希望双方可以达成一致调解意见。但是,原、被告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昔日的夫妻,如今不仅是已成陌路,甚至几乎成为了仇人,态度都十分坚决的不同意调解。听着当事人固执的话语,面对当事人愤怒的情绪,孟耐克没有就此放弃,仍然不厌其烦的通过电话劝说双方当事人放下对彼此的仇恨,平心静气的解决问题。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孟耐克的耐心劝说下,双方当事人终于同意接受法院的调解,并于开庭日的上午准时来到法院接受调解。调解工作从上午9时一直持续到下午16时,由于被告与他人同居存在过错,原告坚持要求损害赔偿,而原、被告在未到我院立案之前彼此之间矛盾已经很深,对彼此也都造成过很深的伤害,被告坚决不同意赔偿,因此在赔偿金上双方一直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几个小时的调解工作中,孟耐克和庭长杨雨春一面用心聆听当事人的陈述,在情感上与他们产生共鸣。一面耐心细致地劝解,用真挚的语言融化他们早已冰冷的心灵,化解双方沉积已久的矛盾。中午休息时间,办案人员知道当事人早上下火车就一直没吃饭,就马上给当事人泡了碗面,自己却饿着肚子继续作当事人的调解工作。办案人员耐心细致的工作最终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认可,被告同意支付原告损害赔偿金一万元,对其他的涉案事项,双方也就此达成了一致的调解意见。被告说:“为了给我们调解,你们连饭都没吃,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就冲着你们的工作态度,我也同意给钱”。这样,一件棘手的案子在一天之内就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这起离婚案件中,可以说夫妻双方无论在感情上还是生活上都给彼此造成了很深的伤害。尽管婚姻已经无法挽回,但是民二庭法官们用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方式,已经让他们重新燃起了生活的热情。作为基层法院的法官,接触到的是最最平凡的老百姓,面对他们,不仅需要辨析法理的讲解,更需要法官用一颗诚挚的心去倾听他们的诉求,去体会他们的感受。民二庭的法官们正是带着这样一种工作态度在践行着法官司法为民的崇高理念……